HubSpot+微信

1月9日,微信官方正式发布了《2018微信数据报告》。2018年,微信月活用户持续上升,成功突破10亿人次关口,达10.825亿;社交方面,2018年相比2015年,人均加好友数量增长110%。从基础聊天沟通到城市生活服务,微信已经不知不觉地和我们的生活融为了一体。微信拥有如此广泛的影响力,以及可以预见到的巨大商业潜力,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微信的价值的话,那就是:微信第一次让精准营销从可能变成了可行。

HubSpot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集客服务,将前端内容与后端流量数据连接起来并建立因果关系,形成一个循环往复的动态闭环,以此提高转化率、提升流量价值。毋庸置疑,HubSpot在客户管理、市场营销、营销自动化等方面有着出色的能力和表现。但随着微信在国内外的普及和推广,微信公众号的营销价值也逐渐被国内外企业认可,HubSpot与微信的集成自然顺势而生。


Parllay依托自身强大的微信数据深层开发分析和集成能力,成为HubSpot目前唯一微信集成合作伙伴,推出HubSpot+WeChat集成版本产品,帮助企业无缝识别线上(网站+微信)的潜在客户/销售机会,通过自动化的方式转化并跟进无论来自微信还是网页端的销售线索。


以下内容提供了详细的集成版本产品的功能模块及优势,
你可以顺序阅读或者通过左侧的导航栏跳转阅读。

功能

从微信公众号创建联系人

4种有效方式从微信公众号中发现线索,并自动在HubSpot CRM中创建联系人.

我们将自动识别微信公众号用户特征,为符合您的线索要求的用户在HubSpot CRM中自动创建联系人,提供3种高效识别方式——

以微信用户特定动作创建联系人

用户在微信公众号内触发特定动作,此动作通过工作流设置为信息自动同步为HubSpot联系人。例如,工作流设置为用户回复特定关键词后随即被同步到HubSpot中,自动被创建为联系人。

以用户在聊天中的邮箱创建联系人

如果用户在和微信公众号互动过程中留下邮箱,此用户会自动被创建为HubSpot联系人。

以用户在网页提交的表单创建联系人

用户通过微信推广填写页面表单提交后用户被自动创建为HubSpot联系人,属性和行为轨迹实现同步。

通过烽火台后台客户画像界面自定义属性创建联系人

微信公众号管理者登陆烽火台后台进入某个用户的客户画像,填写自定义属性信息,该用户会被直接创建为HubSpot联系人。

 

pintu

微信截图_20190225165955

同步联系人

将HubSpot的联系人与微信公众号用户同步,包括属性的同步和行为轨迹的同步。

1、属性同步
HubSpot与微信集成后,HubSpot联系人属性,例如姓名、邮箱、手机、公司等信息会在微信用户信息里展示,同样,微信用户的openID、昵称、地理位置、语言等信息也会在HubSpot 联系人属性中展示。

微信H属性

微信截图_20190214112718属性同步之后,无论对于微信用户还是HubSpot联系人都是很有益处的。


对于微信用户而言,客户姓名、电话、邮箱、公司等信息得以展示,丰富了粉丝的个人真实信息,增加了用户信息维度,能够绘制更加完善的用户画像,进而开展精准营销。另一方面,将粉丝信息和个人真实信息建立联系,降低用户管理难度,同时拓宽了营销渠道。

对于HubSpot联系人而言,基于HubSpot强大的CRM管理能力,可以轻松在HubSpot端对微信集成用户进行查看、筛选和管理。同时,微信用户信息的增加,丰富了联系人属性维度,能够绘制更加完善的联系人画像,进而开展精准营销。

H管理微信用户

 

2、行为轨迹同步
微信用户被同步到HubSpot联系人后,其在微信公众号的行为也会同步到HubsSot联系人的活动轨迹中。

 微信行为

HubSpot能够追踪联系人在网页端的行为,例如浏览网页、填写表单、点击链接、接收邮件、回复邮件等等,集成产品将联系人微信公众号的行为轨迹实现了同步,能够在同一地方查看联系人无论是网页端还是微信端的行为动态,即时获取用户行为。

营销自动化

工作流自动化是一种使用基于规则的逻辑来自动化手工工作的技术,比如数据输入和线索培育。通过利用运行手工任务的自操作流程,工作流自动化可以帮助您的业务节省时间和金钱,减少错误,并提高生产率。业务中的几乎每个部门都可以从工作流自动化中受益。无论是市场营销、人力资源还是财务,

 

marketing-automation-3

marketing-automation-4 (1)

集成版本可以将HubSpot工作流的能力扩展到微信公众号,即通过HubSpot工作流触发微信公众号动作,和微信用户互动。这样实现了在HubSpot平台上对微信公众号用户的互动管理,有效提升用户管理效率。

工作流

 

微信再营销

再营销(Remarketing), 顾名思义就是针对用户的二次营销。通过识别已获取到的用户在过往的用户行为,判断某些用户行为与用户价值的相关性,进而针对完成特定应用事件的用户进行精准的再营销推广。
通过再营销可以让流失的用户重新回来,可以将已经不再活跃(或不够活跃)的用户重新唤醒,也可以推进活跃用户与产品进行更深层的互动。

图片1-3

HubSpot联系人管理、线索培育转化等等都是基于电子邮件进行的,这样的前提就是访客留下有效的电子邮箱,对于没有留邮箱的访客,HubSpot的营销流程无法推进。但是,微信的营销互动并非基于邮箱,只要用户关注了公众号或者在公众号内做了动作,公众号就可以在48小时之内对其发送任何文字、图片、链接、图文消息等内容。如此,在一次活动中,即使用户并没有留下邮箱,但仍然可以被触达到,进行再次营销。通过一次次的互动营销,用户留下邮箱就转化为了HubSpot联系人。

QQ截图20190214162459

巧用再营销,提升转化率.。无论您的目标是促进销售、增加注册量还是提高品牌认知度,再营销都可以成为您推广活动的战略组成部分。

 

价值

增加联系人获取渠道,提高线索转化率

HubSpot的集客营销(Inbound Marketing)模式,将邮件、社交媒体、网站设计集成于一体,流程分为四步。


第一步,引流:通过SEO、生产优质内容等方式,使用户在使用搜索或社交网络时,主动了解企业,并转化为网站访问用户;

第二步,转化:企业网页的访问用户,部分有购买意愿,通过填写表单或绑定社交账号等方式,留下相应联系方式,成为企业潜在客户;

第三步,成交:向潜在客户发邮件、打电话,持续追踪,最终达成交易,将用户转化为已购买客户;

最后一步,持续口碑营销:客户在达成交易后,持续提供包括客服在内的后续服务,使客户满意,最终形成口碑效应。

IBM_Header_01_fit_1140_945_0_0_0_90___821

从集客营销流程不难看出,通过HubSpot获取和管理的线索都是来自网页端,并且是针对留有联系方式的访客。这样存在两个明显的短板,一是微信逐渐成为线上营销获客的重要渠道,其商业价值逐渐被国内外企业认可,但网页营销无法触达微信用户,再是HubSpot转化和线索培育都建立在访客留有联系方式的前提,对于未注册的访客只能心有余而力不足。


Parllay开发的集成版本产品能够很好地弥补这两个短板。


微信拥有庞大的用户群,借助移动终端、天然的社交和位置定位等优势,每个信息都是可以推送的,能够让每个个体都有机会接收到这个信息,继而帮助商家实现点对点精准化营销。微信公众帐号可以通过后台的用户分组和地域控制,实现精准的消息推送。通过微信推广获得的线索直接同步到HubSpot,成为联系人,将通过HubSpot获取联系人扩展到微信端,极大增加了联系人的获取渠道。


由于微信公众号和粉丝互动的能力,Parllay能触达在推广活动中未注册的用户,即未能成为HubSpot联系人用户,这就是功能介绍里的再营销。举个简单的例子,通过推广活动,有1000人关注了微信公众号,其中500人通过页面填写联系方式被同步至HubSpot成为联系人,此时联系人转化率为50%。然后,Parllay将剩余未注册的500个用户筛选出来,对其进行第二轮的营销推广,如果其中100人在新的推广中留下了联系方式成为HubSpot联系人,此时,联系人的转化率被提高到60%。当然,还可以继续对未留有联系方式的人进行一次再一次的营销,将联系人转化率极限提高。Parllay对未注册用户的微信再营销能力完美地弥补了HubSpot在这方面的不足。

 

构建跨平台用户旅程

用户旅程(User Journey)是指:从首次接触直至完成支付并享受产品或服务期间,用户与企业互动的全过程。
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经历投入到用户旅程中很有好处:


1、能够更深入全面地了解客户,对客户进行准确分析和定位分类。
2、关注客户从最初访问到目标达成的全过程,而不仅仅关注某一个环节;这样的设置,可以避免过分关注细节、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弊端,能够分析出我们的产品和服务在各个环节的优势和劣势。
3、客户旅程分析是完完全全从客户的角度进行的,企业能直接知道客户每一个阶段的痛点,以及客户在这个阶段想要什么。
4、帮助企业进行产品或服务的重构,进企业流程再造。

用户旅程

HubSpot+WeChat集成版本产品将微信用户同步到HubSpot的CRM中,联系人活动不仅包括其在网页端的行为,还包括其在微信公众号的行为,用户的跨平台行为轨迹统一展现在HubSpot中,完整展现客户旅程。企业能够实时获取联系人跨平台行为轨迹,及时了解线索在网页端和微信端的活动,无缝识别线上(网站+微信)的潜在客户/销售机会。

 

绘制单一客户画像

单一客户画像(Single Customer View)是企业客户数据整合一致地呈现,这些数据能够在一个地方被查看,例如一个网页或者一个产品端口。

single-customer-view-1

各个规模的企业都知道绘制单一客户画像是及其重要的。构建单一客户画像益处多多,许多企业都在努力克服与构建客户画像相关的挑战。如果没有客户数据的统一整体展示,企业就会失去保证业务持续快速发展的预见力。
拥有了单一客户画像,最直接受益的是销售团队,使其能够全面立体地了解潜在客户和已有客户。还可以了解产品前景和客户对哪些产品感兴趣,已购买的产品,已签署的文档,甚至有关产品的反馈和评论。由于公司通常有许多与消费者互动的部门(销售,营销,客户服务,IT等),因此客户数据被放置在多种不同的系统中。

一个部门可以使用ERP系统来管理财务数据,而另一个部门则使用CRM系统来组织客户信息。 企业的其他部门可能使用计费,应用程序跟踪和社交媒体监控应用程序来与客户进行互动和了解。单一客户画像能够使企业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简化业务流程,并在竞争中保持战略优势。


单一客户画像对企业业务开展能发挥很好的促进作用,但在获取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最直观的就是客户数据被分管在不同的部门不同的系统中,想要在一个位置展示客户整体数据是困难的。此外,随着设备种类和参与渠道的增加(移动设备,计算机,平板电脑,应用程序等),当数据来自众多设备,数据库时,管理与单个客户相关的信息就变得越来越困难。

single-customer-view
随着微信越来越成为线上获客的重要渠道,微信用户的各种属性和微信端行为轨迹等数据具有重要的商业价值。但是国际上被许多企业采用的CRM软件,例如HubSpot,就具有强大的客户管理、网页营销及自动化营销能力,但却不具备微信用户的管理能力。对于同时使用HubSpot和微信开展业务的企业来说,客户分散在两套系统,无法集中进行数据分析、自动营销和客户管理,不仅增加客户运营成本,降低营销效率,同时还影响精准营销的效果。

Parllay依托自身强大的微信数据深层开发分析和集成能力,推出HubSpot+WeChat集成版本产品,企业通过微信端获取的联系人线索能够自动同步到HubSpot的CRM中,包括联系人微信属性和实时微信行为。同时,企业还能够通过HubSpot工作流触发微信公众号动作,与用户互动。如此,单一客户画像在HubSpot单一系统中得到了很好地展现。

常见问题

这套方案适用于HUBSPOT哪套工具?

我们支持HubSpot CRM 和Marketing 工具,无论是免费版还是付费版,均可以链接管理微信,但因HubSpot付费功能更全,在于微信集成后的能力上会有所不同。

微信订阅号和服务号是否都可以使用这套方案?

我们同时支持微信认证订阅号和服务号,在方案实施的细节上会有所不同,请联系我们的顾问咨询更多细节。

HUBSPOT 免费版工具是否可以使用?

HubSpot CRM ,HubSpot Marketing 免费版均可以使用这套方案。Marketing 付费版所支持能力更强,更全面。

这套方案如何收费?

我们的方案根据接入烽火台系统的公众号用户数量,按梯度计费,收取年使用费,只需 3000元/月 起,详情咨询顾问。

我需要同时操作烽火台和HUBSPOT么?

我们提供灵活的操作选择,通常情况客户可以在完成HubSpot-微信集成后,主要使用HubSpot。同时,客户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同时使用两个平台,来实现更多功能,如深入的微信数据分析,菜单和二维码管理等。

这套方案需要技术工程师支持吗?

绝大多数情况不需要,我们提供一套非常标准的配置流程,和首次初始化配置服务,只需30-60分钟即可完成HubSpot-微信的集成工作,非常便于营销人员操作使用。

HUBSPOT + 微信 集成解决方案

发现微信公众号的销售线索 · 同步联系人促进交易转化


烽火台 - 拓展HubSpot微信营销能力


烽火台可以轻松链接HubSpot与微信公众号,让您在HubSpot CRM中

管理微信用户,随时跟踪用户的每个互动,利用HubSpot Marketing

/Sale 工具与这些客户互动,实现一站式微信营销和销售管理。

"凭借超过890万用户,微信已迅速成为世界上主要的消息应用程序之一。我们在国内的代理商合作伙伴烽火台捕捉了市场需求并成功的通过开发集成达到微信连接,主要帮助HubSpot客户运用其微信用户的信息来提升业务的转换"
图片1-4

CHIARA GAVIRAGHI HubSpot, Inc.

Parllay是我在中国的重要合作伙伴, 他们的产品实现了微信与HubSpot 的集成, 可以让HubSpot CRM·Marketing·Sales 工具帮助企业在微信上进行自动化营销与销售工作,为我们的客户提供了令人难以置信的使用体验。
bryan

BRYAN CAWSE HubSpot, Inc.